在日本的山梨县有一种名为馎饦的乡土料理,是将又厚又宽的面直接下到用味噌调味的汤里。这面的外观和做法都跟日本其他地方的面都有些不同,倒是挺像我们的家常料理——面片汤。

“馎饦”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见了,但在古籍里倒是常见的。在南北朝时的敦煌文献里,常提到僧人会在早上吃馎饦,也就是面片汤。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记载了馎饦独特的做法,称之水引法

细绢筛面,以成调肉臛汁,待冷溲之…………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齐民要术》里的馎饦很讲究,用肉汤和面,传到元代,在《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出现了只有油盐水和面的简化版本,称为水滑面。

简单的油盐水保留了面片的底味,简化了煮肉汤的步骤,而“水引”这个手法倒是一脉相承了。

馎饦食材:面粉克,水毫升调料:植物油15毫升,盐1小勺-step1-往水里加些油和盐搅匀,往面粉里慢慢倒入油盐水,边倒边搅拌,和成面团-step2-

面团饧5-10分钟后再揉到光滑,反复3次以上,至面团柔软光滑,且容易拉伸

这面团需要充分揉出面筋,所以需要醒一会儿揉一会儿-step3-接着将面团揉成和大拇指粗的长条,再揪成拇指长的小段,浸在冷水中1小时这用水浸面的操作就是水引法。如果你试着洗过面筋的话就会发现,面筋在水中浸泡能变得柔软而有延展性,同理,面团在水中浸泡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舒展。浸上1小时,用手轻轻一揉,就能把一小块面拉扯到很长,这个动作原文中叫挼(ruó),现在很多地方话里还保留挼这个字,指揉或捏的动作,方言里会念成ruá面团在水的作用下,面筋变得既强韧又柔软,所以挼过的面片有兼具嚼劲和柔软的独特口感在水中醒面的方法,其实和我之前做地锅鸡里贴的饼子差不多,那次是把小面团挼成圆饼,这次可以挼成长面条或是宽面片,形状随意做,汤头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调日本山梨县风味汤底食材:胡萝卜1根,南瓜克,白菜1/4颗,五花肉克调料:昆布1小片,田舍味增60克-step1-胡萝卜切片,南瓜切片,白菜切块,薄片五花肉切小片-step2-在锅里排列好蔬菜肉片,放一片昆布增加鲜味儿,下味噌,加水煮开山梨县的特色会用田舍味噌,这是一种偏甜口的红味噌。关于味增的种类和知识,干货馆写文章介绍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下面链接再去看看你熟悉又陌生的味噌里,到底藏着什么名堂?-step3-挼好的面片扯成长面条或者宽面片直接下到汤里,煮上一两分钟,这道北魏馎饦面片配日本山梨县馎饦汤就完成了?这面片汤可以边煮边吃,想吃多少就下多少,有点类似一个人吃的面片小火锅。寒冬里边煮边吃,热腾腾的非常舒服。水引法做的面片,齐民要术里形容它滑美殊常,就是格外软滑适口。

?

?据说馎饦面之所以成为山梨县特产,是起源于战国著名武将武田信玄,出身山梨县的武田信玄把馎饦作为打仗的军粮。不知道那时候将士吃的跟我今天做的有几分相似?不过可以用这北魏馎饦面片配山梨县馎饦汤来想象一二吧!视频末尾有食材以及菜谱的图片,可以截图留存方便使用哦~—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美食—曼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kunbua.com/gkbjz/1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