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广鱼稀难钓鱼
钓点的选择 自然水域作钓,尤其是大型湖泊和水库,地形复杂,水广鱼稀,钓点的选择就十分重要。不同的水域,会受气候、地理、水的流向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特点,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选钓点的主要依据是食物源和温度变化。 其中水体温度的特点可基本概括为:上热下凉、边热中凉。鱼儿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长栖在缺温少吃的地方,它会循温觅食游到边浅处。 所以,在大而深的水库等水域中垂钓时,应循温找边浅处下钩,最好是在水库边上找湾子或河汊的进出口处下竿。或者是,选草窝、选乱石堆,高中选低、平中选凹等,都是比较适用的钓点,但前提是在浅水处。 诱饵的运用 自然水域的水面宽广,鱼儿稀少,活动范围大,要想尽快将鱼儿诱集拢来,除钓点因素外,诱饵的质和量是至关重要的。 水广且鱼稀少大大增加了垂钓的难度,想要快速获得鱼获,就必须要想办法施诱招鱼,只要鱼来了就不愁它不上钩。诱饵的味要浓量要大且是耐泡不易化散的饵料,这样才能形成目标大,持续时间长,并能迅速将鱼儿诱集来鱼窝。可以用豆饼块、玉米粒等类打窝。 打窝时,要格外注意,其诱饵量一定要足,且隔段时间还要补投继窝,反复施诱,才能快速的将远处的鱼诱致窝点。 钓底很关键 自然水域的鱼种较多,在水的上中下层均有鱼儿活动的踪迹。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采用底钓或浮钓,钓法得当,必会有收获。 上层鱼类如翘嘴舶、乌鱼等,在春末夏初上钩率最高。到了夏季,底栖鱼类的频繁活动,以后虽然也能钓到,但数量很少,草鱼虽也是中层鱼类,但从历年的垂钓经历来看,吃底钩的机率远远高于吃浮钩。这是因为在自然水域里,由于生存的严峻,迫使一些中上层鱼类渐渐地养成了在水底觅食的习惯,加之更多的是一些诸如鲫、鲤、青、鲶、鳜等底栖鱼类,所以,钓底最重要。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即可阅读) 野钓新窝、老窝各有优劣,怎么选? 遛鲤鱼要注意这五点技巧 钩的大小和那些跑掉的鱼,究竟有多大关系? 作为钓鱼人,我们要的其实很简单 配饵无定式,实践出来的才是好饵料 仁者乐山,渔者乐水。每一个钓鱼人心里都藏着一片江湖,也许是丛林深处的小溪大江,亦或是远离喧嚣的一亩方塘,也许是山清水秀的世外湖库,亦或是碧波浩渺的大海茫茫,不管严寒酷暑身在何方,有水的地方就是我们心之所向。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kunbua.com/gkbfb/8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沉寂在黑坑中的老猾鱼,最终被神秘饵料钩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