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开平港口小学把国学玩出新乐趣
非江门日报社的内容传播载体 转载本报原创内容须获书面授权 大家说,老师这条鱼应该长什么样? 龙的眼睛、猪的鼻子、鸭的嘴巴,还有角…… 星期二下午,在开平市三埠港口小学的水墨班里,同学们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自己心中的那条“奇怪的鱼”长什么样子,同时,谭艳娜老师手握毛笔,一笔一画地勾勒出同学们口中的“怪鱼”。 谭老师示范作画 “放肆”的课堂1没错,这的确是港口小学水墨班里很平常的一幕。同学们天马行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出一个个“怪兽”,而倡导同学们“放肆”地进行创作的就是谭艳娜老师。 谭老师拿着学生的作品,分析画得好和不好的地方 这一节课的主题是鱼,谭老师找来《山海经》中薄鱼的图画,然后把薄鱼的故事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它长得像鳝鱼,但却只有一只眼睛,叫起来的声音十分难听,像是人在痛苦地呕吐……”奇怪的薄鱼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惊呼,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随后谭老师又向同学们展示了现实中各种各样奇怪的鱼的图片,有的头很大,有的长翅膀,有的尾巴像月亮,从未见过的怪鱼再次引来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洗衣粉也能帮助作画2进行了一轮“头脑风暴”和作画示范后,谭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同学们的手上。“下面大家就画一条你们的怪鱼。”谭老师一说完,同学们马上麻利地摊开宣纸,蘸上墨水开始作画。 谭老师逐一指导学生作出的技巧 在每个人的桌上,都摆着几碟颜色深浅不一的黑墨水。“浅色的墨水是加了水,颜色有深有浅,画出来的效果就更有层次感。”一位同学一边告诉记者,一边往墨水里加了一点白色粉末。“这是洗衣粉,加进浅色的墨水里,能锁住墨汁,让线条不会化开。”谭老师介绍,除了洗衣粉,洗洁精也有类似的功效,能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控制墨水的效果。 国学为材,把黑色玩到极致3“港口小学以国学作为特色教育,我们想通过书画的形式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谭老师表示,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同时也是因为水墨的传统,导致了很多人对于水墨的一种曲解,认为水墨就是国画、文人画,用“梅兰竹菊,山水”来表现其志趣与情怀,而这些主题远离了孩子们的生活,其程式化的画法和严谨的笔墨要求也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水墨的热情和兴趣,也阻碍了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 认真作画的孩子们 因此,谭老师和学校其他几位老师一起深入研究,决定舍弃把国画作为命题,而成立一门水墨画课程。“从字面意思来说,这就是水与墨混合在一起的游戏,是一门用中国符号把黑色玩到极致的学科。”谭老师介绍,以水墨为载体,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题材,来进行教学,也能还水墨以生命力。 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4据介绍,水墨班从上学期开始成立,每周两节课,迄今为止,同学们已经画过不少的素材。“素材主要来源于京剧和《山海经》,之前画过脸谱和各种神兽,最近开始画鱼类和飞禽类。”谭老师指出,《山海经》中的飞禽走兽都是近来影视剧中的热门形象,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同时这些形象都是虚构出来的,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再创作。 同学们与他们的作品 将京剧、《山海经》这些传统文化素材引入课堂,以笔墨趣味为切入点,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把它发散开来,这就是港口小学水墨班的魅力。“把故事和作画的技巧讲透了,剩下的就是给孩子尽量大的想象空间,保留儿童画的天真,做到乐中学,学中乐。说直白一点,老师需要像手术刀般精准的抽离出传统国画的本质。”谭老师说。为了更好地把水墨画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谭老师还加入了全国美术老师的联络群,不时和全国各地的美术老师一起分享教学心得,探讨疑难困惑。 优秀作品鉴赏 编辑:吕玉廉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kunbua.com/gkbjj/5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开平人又多一个ldquo网红rdq
- 下一篇文章: 开平又新增一个免费打卡点更多好吃好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