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去哪里吃一碗别人没吃过的日本拉面
「中午吃什么」是上班族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灵魂拷问。我们办公室楼下有一家非常好吃的杭帮面馆,每次不知道吃啥的时候,就会Pick它。 本来以为爱吃面食的只是我而已,后来发现身边的吃面行家还真不少,都知道上哪儿吃啥。想吃葱油拌面就去上海,弄堂的小摊都灵得很,新晋网红牛蛙面也让人着迷。 苏式面竖起一杆独特的旗帜,同德兴的枫镇大肉面和裕兴记的双面黄各有千秋。西安就更不用说了,biangbiang面、裤带面、臊子面……各种口味能吃上一礼拜不重样。 面的丰富程度能和我们一较高下的,怕也只有日本了吧。能感受到日本人民对面的热爱并不亚于我们,全日本估计得有快10万家面馆。他们甚至专门拍了《日本拉面最强传说》的综艺,让国内的拉面师傅们来PK。 日本拉面和中国到底有没有关系啊? 关于日本拉面的起源,有人说它是从兰州拉面演变而来的。这个说法吧,稍微扯了点,因为这俩地方好像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去。而且其实大部分日本拉面并不是用手拉的,而是把面皮擀薄了后用机器切出来的。 我觉得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当年横滨开放口岸贸易,不少广东地区的人去那边讨生活,把中国面食带去了日本。拉面上放的叉烧,不就是广东特色嘛(虽然做法不一样)。 二战之后,日本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面粉还算廉价,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起来了拉面馆,一瞬间让拉面变成了国民美食。所以和兰州拉面不同,在日本拉面只是对中式汤面的一种统称。 这样说起来,拉面跟茶道还真有点像呢。它们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然后被本土化改造的存在。 所以,日本拉面的特色是啥? 我们大多数人对日本拉面的认识都停留在豚骨拉面上。其实根据着味的不同拉面可以分为:豚骨拉面、盐拉面、味增拉面、酱油拉面。举个例子,盐拉面的着味就是咸味,你可以理解为它是这碗面拉主Key的味道。 在日本拉面的世界里,汤是灵魂。他们甚至会花一整夜的时间去熬汤。 我之前在综艺里看到某家日本拉面馆熬豚骨汤,用高压锅把猪大骨和好几只鸡肉煮到骨头渣都不剩,我终于知道豚骨汤为啥能浓郁成这样了。 我们最熟悉的豚骨拉面起源于九州地区,以博多拉面最有名。一兰做的就是豚骨拉面,总店开在福冈,本地人都会去排队吃。 嫌豚骨太腻的可以试试盐味拉面,最传统的做法是用猪骨熬成清汤,只加盐调味。全日本函馆最爱这样做面,所以盐味拉面也叫函馆拉面。 而同是北海道地区的札幌,做味增拉面做出了名堂。味增的味道就不用我形容了吧,我觉得它是除了纳豆之外,最日本的味道。 往白汤味增里加一点辣味味增,就变成了赤汤味增拉面,适合无辣不欢的同学。 福岛的喜多方酿造酱油很有一手,加上这地方水质好,做出来的酱油面汤变成了日本拉面界的「一股清流」。因为吃起来十分清爽,所以这里早晨食面的风气比较强烈。 说来喜多方拉面的鼻祖还是一位来日投奔亲戚的中国人。他在年创立了「源来轩」,当年这家店的名声可是传遍了全日本,现在也算是一家传奇面馆。 在国内我们走进面馆点单,是根据里面的配菜在选择。 但你也发现了,日本拉面其实是在点汤的味道,几样配菜几乎都是雷打不动的:海苔、溏心蛋、笋、鸣门卷、葱花、叉烧,所以一看造型就很好辨认。 在日本拉面馆点单要先在门外的自动贩卖机买券,再把它交给厨师。细致一点的店,会给一张单子让你选择辣度、面的软硬程度、加什么料等等,和我们还是挺不一样的。 那么,我们要去哪里找一碗好面? 刚才提到的博多、札幌、喜多方是日本三大面都,从当地发源的三种拉面也并称为日本三大拉面。 不过之前火到国内的一兰拉面被网友比喻成拉面界的麦当劳,所以我们应该去哪里找一碗既特别又好吃的面呢? 最繁华的东京必须是集百家所长的好地方,不管是经典口味还是改良后的个性口味,都能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找到。 去年年底发布的《米其林东京指南》中,共有22家拉面店荣获推荐,其中2家拿到1星,另外20家进了必比登推荐榜。用日元就能在日本吃上米其林,这可能是我们距离美食殿堂最近的一次。除了要排队,没其他毛病。 先来说说拿到星星的两家店: 创作麺工房鸣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kunbua.com/gkbyl/7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京都,一眼千年的平安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