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龙先生参藏长白山网络连载8第
读《参藏长白山》 享百草之王 第一篇 参观人参博物馆 渤海“朝贡人参”记 在《渤海国记》“朝贡中国”篇中记载:公元年,即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三年二月,遣少卿裴璆朝于唐,贡人参、松子、昆布等。这里,将人参列为贡品之首位。 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元年(公元年)后余年间,遣使团人,贡人参、昆布、白附子、虎皮等。这里将人参仍列为贡物首位。 从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公元年)到后唐明宗天成元年的余年中,渤海国入唐朝贡94次,贡物人参主要是在汤河口(今抚松县仙人桥镇)采挖的上等老山参。 据史料记载,人参在清朝时每斤价格要几百两白银,仍是皇家和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现如今野生人参即便走入民间,每斤价格依然在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之间,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 中国人参在国外 早在17世纪,中国人参就被介绍到欧洲各国,年来华的葡萄牙人鲁德昭在撰写的《中华大帝国志》中第一次提到了中国的辽参。年俄国驻中国使节恩?克?斯卡法利,在其所著《在宇宙的首端——亚洲有一个由无数城镇和省区构成的伟大中国》一书中对中国人参进行了描述。 然而详细介绍中国人参的是法国人杜德美,他在年随康熙皇帝去辽东,访问了长白山人参产地。他在年4月发往巴黎的信中,对中国人参产地、采制及功用等,做了权威性的说明。之后,中国人参传到了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他们根据人参的记载和植物标本,年在加拿大南部森林中也发现了“人参”,这就是西洋参。 中国人参贸易史 有文字记载的人参贸易,首先是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的。宋《册府元龟》记载唐玄宗在位年间,新罗王金兴光先后遣使进献贡品中均有人参,有时达千克。 据《明辽东残档》记载,从万历十年(年)七月至十二年(年)三月,仅20个月中,海西女真人从开原广顺关与镇北关入市交易共26次,女真人出售人参.75千克,足见长此期人参贸易之显赫。 到万历三十五年(年),明朝突然采取关闭辽东马市、互市的措施,停止了人参的交易活动,以迫使女真人降低人参售价。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七年(年),熊廷弼任辽东巡案使期间,决定两年不买女真人采集的人参,结果使女真人的鲜人参腐烂大约千克。可知当时我国东北地区出产人参的盛况。 清代,统治者在采取多种采参制度垄断人参的同时,又摧残人参栽培事业,视“秧参”为伪品,不准药用。与邻国进行着极为少量的交流。 清代野山参价格 清?乾隆十五年(年)每斤人参价格值白银两; 清?乾隆二十八年(年)每斤人参价格值白银~两; 清?乾隆三十六年(年)每斤人参价格值白银两; 现如今每斤野山参价格在数十上百万元,价格的高低与人参本身的品相有直接关系。 近代人参贸易广 东北所产人参,在年以前均由各地山货栈包办经营,主要在营口、大连、安东(今丹东)等港口集散。东北人参到达各港口后,由京帮、沪帮、广帮等行帮的货栈采购,再由他们转销至国内各地或组织出口。营口自从开港到年为止,一直是东北人参最大的集散港口,在1年前后的几年中,每年集散的数量可达10万千克,约占东北人参输出总量的70%以上,出口金额将近输出总额的80%。 关东人参交易市 《抚松县志》载,清朝封禁期间,关内农民闯入长白山者“岁不下万余人”。光绪年间开禁后,抚松开始大面积种植人参。年抚松县成立参会。当时,北岗、东岗、西岗“三岗营参园,营业共七百四十余家,年可出参二十八万斤,每斤能值炉银五六两,出产额约占全国十分之七,总销售营口,分销全球,实为我国特别之出产”。 视频 下方为本文相关视频 参观人参博物馆(二) 徐凤龙先生迄今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及各大网络商城发行了二十多部文化专著。 雅贤楼主徐凤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kunbua.com/gkbxw/2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广木香
- 下一篇文章: 容我先去捡一万件绿装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