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白头翁 白头翁,味苦,性微温。主宣、温。入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太阴。 药症: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创。(神农本草经) 白头翁这味药有个争议,那就是药性的寒热问题。《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是“苦温”,而后来历代本草认为它是“苦寒”。在经方理论上,寒热的定性是个极为重要的根本原则,寒热定错了后果很严重。后人为什么说它是寒凉药呢?主要就是受到了“白头翁汤”的方证影响。 如: 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2、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三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白头翁汤,条文说是治疗热证下利的。黄柏、黄连、秦皮三味药都是寒凉的,因此推测白头翁也是寒凉药无疑。 《本经逢原》说:白头翁,《本经》言苦温者,传写之误也。其治温疟狂易寒热等症,皆少阳、阳明热邪固结之病,结散则积血去而腹痛止矣。《别录》止鼻衄,弘景止毒痢,亦是热毒入伤血分之候。 《本草正义》说:白头翁味微苦而淡,气清质轻,《本经》虽谓苦温,然以主治温疟狂易,而仲景且以专治热利下重,则必非温药可知。石顽《本经逢原》改作微寒,盖从阅历中体验得来,其说较为可信。 这些啊,都是臆断和推测。 我们也找出了后世的几个方子来对比一下: 1、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白头翁一两,黄丹二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一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黄黑色),白矾二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白头翁丸) 2、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白头翁(去芦头)半两,艾叶二两(微炒)上二味为末,用米醋一升,入药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药末,和丸梧桐子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圣济总录》白头翁丸) 一个寒凉药怎么又可以治疗冷利呢? 我们再看看大概成书于五代前后的《日华子本草》的说法:“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 一个寒凉药,怎么能暖腰膝呢? 这是此药药性的历代医家所述的矛盾之处。那么我们还要提一个问题,那就是白头翁汤的配伍,治疗热证下利腹痛后重,就都该是寒凉药才对吗?大承气汤,治疗热结里闭,配伍是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味药,其中的厚朴,也该认为是寒凉药了吗?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站在一起,这个男人就可以确定为女人了吗?这不是邪见、偏见吗?简直就是瞎胡扯! 经方的配伍,尤其是治疗一些结滞不通的方剂里面,常规上必须用阴阳配伍法,必须有使药去沟通阴阳。使药也就是后世说的反佐药。也就是说,在一派寒凉药里要配伍一味温热药,反之也是如此。 白头翁的作用,主要是它的“逐血”的药性作用。驱逐血瘀导致的疼痛。热性的脓毒血痢,会伴有里急后重的疼痛。这个里急后重,就是血瘀导致的,因此,白头翁可以逐血止痛,不要认为白头翁是治疗痢疾的特效药。用白头翁,是为了逐血止痛而已。 寒性的赤白痢,腹中痛呢?用白头翁更是合适。比如桃花汤,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如果有后重疼痛就要加白头翁,效果更佳。 因此啊,我们说,白头翁的药性该是温性的,可以温通血脉,逐血止痛。这味药,味苦性温,苦能涌泻邪气从孔窍出,温能通脉活血,六纲病位无所不到,偏入血分。专门能通散血痹血瘀而止痛。它的气味俱薄,用量需要大些,一般汤药里面用三两,重症可以倍量。 看看它的药症主治。 第一个药症,“主温疟”。 它治疗温疟的机理和当归是一样的。 我们引用一下当归的相关药症讲解: 当归,辛甘,温。主轻宣,归少阴、太阴、厥阴。 药症:主治欬逆上气,温疟,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煮饮之。(神农本草经) “温疟,热洗洗在皮肤中”。温疟,也是温病的一种,《脉经》是这样表述的:“疟但见热者,温疟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朝发暮解,暮发朝解,名曰温疟”。温疟,该是太阳本证,所以,还要发热而渴,不恶寒。太阳病,桂枝汤证,有时而发热汗出的营卫不和的表现,因此,温疟,该有风邪存在的。《脉经》说,当用白虎加桂枝汤去治疗。那么,当归也治疗温疟,“热洗洗在皮肤中”,就像肌肤常被热水淋浴的那个样子,表热的厉害。这个热,是风邪郁在肌表,没有寒邪参与。因此,用白虎汤清热,加桂枝祛风解肌。加当归可不可以呢?也可以,但是,有些太过。如果见到皮肤郁热伤及血络,出现紫癜、发斑的,加用当归,就十分“对症”了。也就是说,伤及了血分,就要用血分药。太阳病,本证是温病,同于阳明外证的那个白虎汤证。很伤津液,下一步,就要传少阳和阳明。因此,原书条文说,有太阳阳明,少阳阳明,正阳阳明的表述。出现了三阳合病,这个温病就很重了,不清热的话,就要有生命危险了,比如那个“风温”,病情很重的。三阳病严重了,也会死人的!有太阳本证的人还不少,就是汗出怕热而口渴,一旦受了风邪,很容易出现风温病。 如果温疟出现紫癜和发斑,加当归可以,加白头翁更可以。但是,不能错误的认为当归或者白头翁就能专门治疗温疟。它们不过是一味“使药”而已。就像大承气汤里面的厚朴一样,错误的认为厚朴也能治疗里实热闭。 第二个药症,“狂易寒热”。 狂,疯狂;易,交换。极度疯狂剧烈的寒热交替。这是重症疟疾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严重的厥阴病的表现。但是大家要注意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阴阳之间,出现了瘀血阻滞,导致了阴阳格拒不交,进而出现了剧烈的寒热交替往来,这才是白头翁的药症病机。白头翁,能温通血脉,逐血通闭。临床辨证要注意这个关键点。凡是血瘀阻于半表里而出现的寒热往来,不必恪守于是否剧烈,都可以加用白头翁。 第三个药症,“癥瘕积聚,瘿气”。 癥瘕积聚,大家都知道了,就是积块肿瘤等。瘿气,一般指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等,广义上说,也包括瘰疬等疾病。这都是气血不通而郁结造成的。尤其是以血瘀为主的,才是白头翁的主治对象。 1、治瘿瘤,昆布丸方。 昆布丸方 昆布(八两,炙)海藻(七两,洗,炙)小麦(一升,熬)海蛤(五两)松萝(四两)连翘(二两)白头翁(二两) 2、治小儿无故寒热,强健如故,而身体颈项结核瘰疬,及心胁腹背里有坚核不痛,名为结风气肿,连翘丸方。 连翘丸方 连翘桑白皮白头翁牡丹防风黄柏桂心香豉独活秦艽(各一两)海藻(半两) 大家看看这两个方子,都用到了白头翁。白头翁能治疗以瘀血为主导致的积聚肿瘤,那么,乳腺增生呢?子宫肌瘤呢?等等等等,为什么不去广用呢?尤其是伴有疼痛的,更是恰当不过。痛经可不可以使用呢?当然可以! 第四个药症,“逐血止痛”。这是白头翁的药症病机的关键所在。 白头翁能治痢疾吗?单独的药症,严格来讲,不能。它能解决痢疾下脓血而里急后重的腹痛。这就是所谓的“逐血止痛”。痛经,血行不畅而疼痛,也是这个药症病机,尤其是虚寒痛经,你为什么不用它呢?大家回去温习的时候,要举一反三才行啊,不然的话,就埋没了白头翁这个“人才”。子宫肌瘤伴随痛经,是不是更合适呢?要根据这个药症病机,去拓展思路。 第五个药症,“疗金创”。 金创,就是外伤瘀血或出血而创口疼痛,白头翁能逐血止痛啊,当然可以治疗的。 那么,进一步推理,痈疽疮疡疼痛,是不是也是符合金创疼痛的机理呢?寒性的皮肤疮疡,可以用当归四逆汤加白头翁吧?虚寒性的痛经,可以用当归四逆汤加白头翁吧?······· (刘志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百癣夏塔热片说明书有介绍服用禁忌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kunbua.com/gkbfb/1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品种的云南好蔬菜,到底藏在哪呢
- 下一篇文章: 收藏中药来源一网打尽